全部资源 > 清空筛选
回民支队
0
类型:视频
资源数量:2
238
电影《回民支队》根据华北抗日活动中的真人真事改编,成功将回族英雄马本斋的形象再现于银幕,并通过其成长过程,反映了一支自发武装组织,经过党的教育和斗争磨练,成长为一支有组织、有纪律的人民武装队伍的曲折经历。片中马本斋的扮演者里坡表演十分到位,成功表现了人物勇武、真诚、单纯的个性特征,电影公映后,观众们一直就用“马本斋”来称呼里坡。该片是老八路李俊执导的第一部故事片,是国庆10周年献礼影片之一,并在1994年获国家民委少数民族“腾龙奖”纪念奖剧情简介:1938年,日寇铁蹄蹂躏中华大地,冀中平原烽烟四起,曾经当过东北军团长的马本斋毅然举起抗日的大旗,带领乡亲成立了回民抗日义勇队。但在一场与日军精良部队的恶战中,因战术失当,回民抗日义勇队损失惨重,幸遇八路军伸出援助才得以脱险。马本斋断然拒绝了少数投敌分子的引诱,率部参加了八路军,并将队伍改编为为回民支队。地主出身的队副白守仁暗中与投靠日军的哈少福勾结,违反纪律,影响队伍团结,并想骗走队伍投降日寇,马本斋坚决同他斗争,并将其处死。马本斋率领回民支队英勇战斗,对敌人进行沉重打击。日寇首领山本恼羞成怒,在汉奸帮助下,抓走马母以胁迫马本斋投降。马母白文冠英勇不屈、大义凛然,绝食殉国。马本斋逐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八路军指挥员并光荣入党,回民支队也在战斗中成长为一支革命的军队。
南征北战
0
类型:视频
资源数量:2
509
《南征北战》是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于1952年的新中国第一部军事影片。由成荫、汤晓丹联合执导,陈戈、冯喆、汤化达等主演。该片取材于解放战争中华东战场的一个战例,表现了人民解放军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正确运用毛泽东运动战的战略思想,消灭敌人取得胜利的过程,旨在表现毛泽东“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军事战略思想。《南征北战》在战争场面的气势、战役的规模、表现战略决策和军事思想等方面,都是空前的,堪称新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具有战争史诗韵味的影片——其中,抢占摩天岭、凤凰山总攻两场大戏,在当时技术条件很差的情况下,空间纵深镜头运用得相当成功,体现在画面上的战争气势十分壮观,是新中国电影表现战争大场面的经典段落。剧情简介:解放战争时期,华东野战军在山东地区与敌人经过多次激战,彻底粉碎了蒋介石军队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1947年冬,国民党反动派集结优势装备和优势兵力对华东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部队在粟裕将军的指挥下,于苏中七战七捷。为了更有力的歼灭敌人,出于长远的战略考虑,实施了大踏步的后退。 对这一举动,起初有些战士一时想不通。某师一团一营高营长率领的部队,转移到山东沂蒙山区的桃村待命,当地百姓对人民军队的后撤也十分有意见。为了平抚安定战士和老乡们的情绪,高营长和村长赵玉敏分别将上级的作战意图进行传达和解释说明。这时,情况突然有了新的变化,反动派军队以为我军是在败退,便集中了三十万人马,从三面向我军合围,企图与我军展开决战。我军在桃村前面的大沙河阻击敌人,战斗持续了六昼夜,然后向凤凰山转移,围歼凤凰山已经被我军包围的敌军李军长所属的七个师。高营长奉命在摩天岭阻击前来增授的敌军张军长的部队。 凤凰山战斗结束后,高营长又奉命担任包歼援敌的前锋,敌军退守大沙河南岸负隅顽抗,高营长便抄小路偷渡大沙河,切断敌军退路,后敌人又想炸掉大沙河上游的水坝,用洪水阻止我军过河。赵玉敏带领游击队剪断水坝上的炸药导火线,保全了水坝,也保住了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使敌人的狠毒阴谋未能得逞。我军渡过大沙河,歼灭了顽敌,敌方张军长及其参谋长均束手就擒。
上甘岭电影
0
类型:视频
资源数量:1
226
由沙蒙、林杉执导,高保成、徐林格、刘玉茹等主演,1956年12月1日上映。影片改编自电影文学剧本《二十四天》,讲述了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某部八连,在连长张忠发的率领下坚守阵地,与敌人浴血奋战,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该片是第一部表现抗美援朝战争的影片,它取材于著名的上甘岭战役。编导对战役进程、战斗故事进行了精心的剪裁和表现,将这场气壮山河的战役真实地烘托出来。他把视点投向一条坑道和一个连队,塑造了英勇善战、不怕牺牲的志愿军英雄群像。影片多用富于个性特征的动作、语言刻画人物,如张连长,既有英雄气概,又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是一个十分成功的基层指挥员的形象。影片的节奏处理也颇具匠心,既有紧张激烈的战斗场景,又有舒缓深沉的抒情段落,二者妥贴地交织在一起,引人入胜。环境气氛和物件细节的创造性运用,也增添了影片的真实性和生动性。本片插曲《我的祖国》在渲染气氮、表现主题上起到了重要作用,流传甚广。剧情简介:1952年秋,美军在朝鲜中部三八线附近发动大规模的攻势,企图夺取上甘岭主峰阵地五圣山。上甘岭战役爆发。八连连长张忠发奉命执行主峰阵地的坚守任务,师指挥所要求他们坚守24小时以待后援。可就在一个上午,敌人竟进攻23次,我军伤亡惨重。敌人继续增兵,师指挥所命令张忠发暂时撤进坑道。第二天,敌人大举进攻五圣山。张忠发命令连队配合其他部队主动出击,打退了大股敌人。师指挥所要求张忠发拖住敌人,使后方争取时间调度兵力,补充弹药。坑道内的战士每天都有伤亡,他们不仅要跟头顶上的敌人作战,还要为生存而斗争。坑道与后方的联系被敌人切断,坑道内严重缺水,战士们相互鼓励、互相关心,顽强地坚持战斗。在朝鲜人民的支援和朝鲜人民军的配合下,他们顽强战斗了24天,让我军做好了大反攻的准备,最后一举歼灭了敌人。上甘岭战役改变了朝鲜战争的形势。
柳堡的故事
0
类型:视频
资源数量:1
202
《柳堡的故事》是石言、黄宗江根据石言的同名小说改编,是新中国电影罕见的描写现役军人的爱情故事影片,可谓打破了当时的禁区。影片的新颖之处在于,在描写战争时期的军人生活的影片中不着重大规模战斗的描写、而着重写军队的休整和军人的个人情感生活;写年轻人儿女情长而又不失其革命军人的英雄本色。突出了优美的人物形象,突出了苏北水乡的风车、杨柳、板桥、轻舟的优美画面,加上影片的主题歌《九九艳阳天》大胆的爱情歌唱和电影音乐的委婉多情的旋律,极具优美动人的抒情效果,让人心旷神怡,且久久萦绕不去。剧情简介:抗战胜利前夕,被日寇蹂躏多年的柳堡解放了。新四军开了进来,新四军战士纪律严明,作风严谨,很快就和当地百姓打成了一片。四班副班长李进(廖有梁饰)在二妹子(陶玉玲饰)家养伤的时候,产生了感情。指导员(徐林格饰)发现后劝他们放下儿女私情。部队离开后,土豪刘胡子欲霸占二妹子,二妹子坚决不从,她心里一直想着李进。部队接到二妹子弟弟小牛(陈东岗饰)送来的求救消息,率队返回柳堡,救出了绝境中的二妹子。但李进还是以革命大局为重,安怃好二妹子,重返抗战前线,期待胜利后重逢的日子。
大地重光
0
类型:视频
资源数量:1
160
《大地重光》于1950年由中央电影局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以国民党撕毁“双十协定”为背景。由徐韬执导,金焰、潘文展、张铮、项堃、天然、王琪等主演。剧情简介:1945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投降。为了避免内战争取和平,新四军遵照党中央指示,把江南的部队转移到江北。但是,国民党反动派撕毁了停战协议,在新四军转移时,出动重兵围剿。浙东四明山区的新四军在人民群众的帮助下,安全撤离了江南。只有某纵队的指导员周强和机枪手老沈、卫生员杨玉文为了掩护伤员陈光生、郭志英、孙二虎、袁学武撤退,没有跟上部队,被敌人发现,在寡不敌众的战斗中,他们被敌人俘虏。在押解过程中,他们在人民群众的帮助下,打死了敌分队长,用缴获敌人的枪武装了自己,重新走进了四明山。敌人对四明山发动了进攻,沿途烧杀抢掠,周强带领战友们击溃了敌人。袁学武排长在战斗中牺牲,其他的同志撤退出来。郭志英忍受不了艰苦的环境,有畏惧的情绪。指导员周强及时教育鼓励他,使郭志英跟上了队伍。战士们在竹林山洞里过着艰苦的游击生活,终于发动了群众,建立起了人民的武装,并与马县长领导的游击队会合在一起,建立了游击队根据地,在战斗中越战越强,力量越来越大。1949年,解放军胜利地渡过了长江,继续向南挺进。周指导员领导的游击队为了配合大军的进攻,进行了战斗动员,并派杨玉文化装成渔家女与农民张大爷驾驶小船,连夜过江去与大军联络。岸上的敌人发现了他们,用密集的炮火向小船轰击,小船被炸沉,张大爷牺牲。杨玉文在船沉后,只身游过江去,终于找到了大军。坚持在四明山区的人民武装与解放大军会师,红旗又飘扬在四明山上。
都市风光
0
类型:视频
资源数量:1
160
中国第一部音乐喜剧片,袁牧之才华横溢的导演处女作。影片深刻反映了旧中国大都市畸形的社会生活,生动地揭示了小市民阶层人物的停滞和愚昧。在艺术处理上它具有独到的清新活泼的风格,采用漫画式的手法,把真实的生活描绘和大胆的夸张结合起来,使影片具有深刻的批判精神和尖锐的讽刺力量。影片在运用和发挥声音造型元素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如将音乐、音响配合表演来加强影片的节奏和喜剧效果以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还注意画面造型与声音协调,很好地创造氛围,体现当时社会畸形的经济状况。该片是中国电影史上难得一见的艺术佳作,更是音乐喜剧类型的绝世经典。剧情简介:某乡小车站,有几个农民正候车准备去上海谋生,适遇一个玩西洋镜者招揽生意,于是他们将其围住,目睹了西洋镜中五光十色的都市生活。西洋镜中:无聊的知识分子李梦华整装出门,他拿仅有的20元钱,为爱虚荣的意中人张小云买了件绒线衫。梦华满怀喜悦地到小云家,却碰见他的情敌——投机商人王俊三昂首出来。小云约梦华一起去看电影,他因口袋已无钱,只得托辞先去买票, 急忙跑到小押店,将其表典当两元,满足了小云的要求。散场时,他们巧遇王俊三坐车而至,小云应邀一头钻进俊三的汽车,告别梦华而去,梦华只得望车长叹。一日,梦华怀揣情书,兴致极高地来找小云。此时,小云正为女友结婚邀请她做伴娘而无体面的服装参加婚礼而发愁。小云父亲想尽办法仍无力解决,只好给她一张毫无用处的奉天票子。女友请小云去时装公司,特为她定制一套服装。结帐时,小云又定制一件皮大衣,女友慌忙离去。小云拨通王俊三的电话,诡称请他来吃生日面,王俊三买了一个洋娃娃前来祝贺,小云大失所望。小云邀王俊三去咖啡馆品茗,王俊三推辞有急事需处理,随让其秘书陈某陪小云去。在咖啡馆里,小云故意与陈某为付款而争吵,她暗中使皮包落地。陈某陪小云去服装公司取皮大衣,小云付款时佯作皮包已丢失,并暗示是刚才为付款争吵而丢失的,陈某无奈,乃替她付了大衣款,还连连致歉。圣诞节到了,李梦华用仅有二元稿费,给小云买了一顶帽子。小云盛妆浓抹,约梦华去舞厅跳舞,穷困的梦华错用当票买票,被人耻笑。王俊三到舞厅陪小云尽兴地跳舞。散场时,他携小云回到自己的寓所,小云酒醉被他诱骗失身。次日,小云回到家中,正遇父母为付租车钱而争吵不休,小云可怜父亲,乃慷慨拿出一纸票给父亲, 其父定眼细看,原来是一张无用的奉天票子。小云父亲是小押店的店主,因押店缺周转资金而发愁,当他探听到王俊三为茶栈老板,遂做主将小云许配给王俊三,以此取得王俊三的资助,使小押店摆脱倒闭的危机。梦华听说小云已订婚,急忙去找小云问罪,小云大怒并退还他的情书和物品。梦华回寓所写了绝命书,言称要自杀,小云闻讯赶来劝解,见梦华是在做戏,她愤然离去。王俊三和小云结婚后,他的投机生意屡屡受挫,其秘书陈某见状借机卷走资金和女婢私奔。小云父率众人追至车站,只看见隆隆远去的火车。火车鸣笛进站了,几个看西洋镜的农民,从这光怪陆离的城市生活画面中回到了现实,他们当初为谋生计而出来,此时竟不知往何处去。追求美好的生活没有错,脚踏实地的去奋斗才会有收获。从梦幻中醒来,不能再迷茫下去,知道自己该去种地,该去打工,该去求学的,都去做吧。
国庆十点钟
0
类型:视频
资源数量:2
209
《国庆十点钟》根据陆石、文达的短篇 小说《双铃马蹄表》改编主要讲述了1953年国庆节前夕几个特务企图在国庆节十点钟制造一起爆炸案,最终在司机平小海和公安局侦查员联合下,揭穿了他们的阴谋,并将他们抓获。由印质明 赵联 赵子岳 浦克等主演。剧情简介:1953年国庆节前夕,秘密潜伏在西北 某省城的特务何占彪、白松亭,企图 制造一起爆炸事件,以破坏国庆节的 庆祝活动。他们先用投寄匿名信和制 造交通事故的手法,陷害汽车司机平 小海,使公安人员的注意力集中在平 小海身上;同时,又在一个小孩“小 淘气”的双铃闹钟里偷偷装上定时炸 弹,定为国庆十点钟爆炸。因为“小 淘气”喜欢带着闹钟和伙伴们一起到 市中心的广场踢球,所以特务们认为 这一计划万无一失。与平小海热恋的 青年女工赵小蕙,热心帮助小海搞清 是非、摆脱困境,他们积极向公安局 提供线索、反映情况。公安局侦察员 顾群接受任务后,深入群众,在平小 海、赵小蕙等人的积极配合下,终于 弄清了案情,赶在国庆十点钟前逮捕 了特务何占彪和白松亭,并排除了定 时炸弹,从而保证了国庆庆祝活动的 顺利进行。
脚印电影
0
类型:视频
资源数量:2
160
剧情简介:老游击队员的儿子阿尔丹曾跟随父辈参加过反法西斯的斗争。解放后,他致力于医学,成为优秀的外科医生。在赞扬声中,他一度产生了骄傲自满情绪,追求个人的名利。后来觉醒了,自愿到边疆林区为工人治病。过去常给阿尔丹捧场的载菲克是个特务,他威胁阿尔丹带路,企图逃越国境,阿尔丹绝不背叛祖国,在与特务搏斗中牺牲。
地雷战电影
0
类型:视频
资源数量:1
280
《地雷战》由唐英奇、徐达、吴健海执导,白大均、张长瑞、吴健海等人主演,该剧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各村民兵联防运用地雷战术,歼灭了进犯的日军,取得反扫荡胜利的故事。影片取材于山东海阳县人民群众用自制的土炸药制造地雷抗击日寇的故事,片中的赵虎的原型是抗日老英雄于化虎,玉兰的原型是民兵英雄孙玉敏。该片是一部军事教学片,从电影艺术的角度来说虽然有些欠缺,但从资料性的角度来说却有极高价值。剧情简介:1942年,是抗日战争期间最艰苦的年月。当时在胶东抗日根据地发生的事情。那时候,日本强盗不断地向我抗日根据地进行蚕食、扫荡。军区为了粉碎敌人的蚕食政策,加强边沿地区的对敌斗争,特地从主力部队抽调一批干部,来组织和领导各地的民兵武装;同时,还集训了一批民兵骨干,学习使用地雷的本领,号召人们对日本强盗展开地雷战。黄村当时是敌人的一个重要据点。和黄村遥遥相对,隔着一个山口,有个赵家庄,是根据地的边沿。在区武委会雷主任的直接领导下,赵家庄和附近几个村庄,组成民兵联防,人们使用土武器与现代装备的日本强盗展开针锋相对的武装斗争。地雷,是民兵最喜欢的武器之一,人们亲切地把它叫做“铁西瓜”。“铁西瓜”不断地给人们带来胜利和信心。“鬼子少了咱就干,鬼子多了咱就转,躲在暗地打冷枪,埋好地雷远远看,叫鬼子挨打又挨炸,一个人影也看不见。”“步枪加地雷”,这在当时是很成功的战斗经验。“就地取材,自力更生”,民兵们充分发挥现有武器的作用,又自己动手造出了石雷,使地雷战广泛地开展起来,成为群众性的杀敌运动。根据不同的敌情、地形、时机和敌人行动规律,灵活巧妙地使地雷“活”起来,是地雷战的基本经验。人们把这个经验归纳为四句话:“虚虚实实,真真假假,死雷活用,到处开花。”敌人是不甘心失败的,吃了几次亏以后,特地从青岛搬来了工兵,破坏了民兵的地雷阵,首次进入赵家庄。敌人大肆烧杀抢掠,使群众受到惨重损失。可是民兵们没有灰心,他们进一步研究,改进了地雷技术。在另一次战斗中,粉碎了敌人的起雷阴谋,接着又用土化学雷,取得反起雷的胜利。1944年麦收季节,敌人乘联防民兵夜间抢收的机会,偷偷奔袭赵家庄,掳走一部分村民。敌人妄想利用土匪绑票办法,胁迫民兵放下武器,并且恐吓说,若不答应他们的要求,就要让被捕村民走在“扫荡”队伍前边“蹬地雷”。民兵和八路军一起,决定将计就计。于是巧摆地雷阵,当群众蹬着踏板的时候,地雷却在敌人群里爆炸。经过一场紧张的战斗终于解救了被俘的群众,歼灭了进犯的日本侵略者,取得了反扫荡的胜利。
英雄司机
0
类型:视频
资源数量:1
257
《英雄司机》由吕班、袁乃晨导演,郭振清、王秋颖、颜美怡、徐连凯、桑夫等主演,长春电影制片厂于1954年拍摄。剧情简介:建国初期的一个夏天,东北一个叫安平的车站面临着货物积压的困难。“999”号机车司机长郭大鹏想出了办法,他提出“满载超轴法”,这种方法将缓解车站的运输堵塞问题。保守派机务段长孟范举表示反对,但是上级采纳了郭大鹏的意见。在苏联专家及局领导、党组织支持下,“满载超轴法”大获成功,郭大鹏受到上级部门的重视。在全国机务会议上,鲁副部长给了郭大鹏很大的鼓励和启发。郭大鹏要求把“999” 号调到爬坡困难很大的群驼岭线路上去,但孟范举认为风险太大,不同意。鲁副部长来视察,他批评了孟范举,号召全分局多拉快跑。在庆功大会上,“999”号机车全体工作人员赢得了“英雄司机”的称号。
岸边激浪
0
类型:视频
资源数量:1
214
剧情简介:1949年初,全国解放前夕。东南沿海某渔村莲花乡国民党乡长蛇头疔在当地恶贯满盈,从百姓手中搜刮来大量财产。他预感国民政府大势已去,密谋将财产转移海外。青年农民阿炳及时揭露了蛇头疔的阴谋,被蛇头疔抓住,幸亏游击队赶到,才免遭残害。蛇头疔逃往海外。解放后,阿炳当了民兵队长,在土改和对敌特斗争中,处处带头。1952年的一天,蛇头疔带着一个亲信敌特潜回莲花乡,企图携妻带子逃往台湾。敌特在海边偷船时,被渔民阿亮父女发现。敌特欲持刀行凶,被巡逻的阿炳所救,而蛇头疔却秘密隐藏在其妻淑珍家里。不久,此事被民兵察觉出来,蛇头疔见事败露,便叫淑珍去报假案迷惑民兵,然后趁机逃走。十年后,蛇头疔率小股敌特窜犯大陆。阿炳的妻子阿亮领着儿子牛仔到某小岛割紫菜,恰巧与敌特相遇,蛇头疔扣下阿的儿子牛仔作人质,要阿亮回村给淑珍送信。阿亮为了海岛的安全,他冒着牺牲亲儿子的危险,带领民兵将计就计,登上海岛,在公安部队的大力配合下,全歼了上岛的敌特,并救回了儿子牛仔。
风雪大别山
0
类型:视频
资源数量:1
528
《风雪大别山》由知名导演黄祖模导演,著名影星张敏、雷平、丁一虹等主演,是一部优秀的军旅战争故事片,也是安徽电影制片厂自成立以来第一次完整意义上的独立摄制的影片,汉语普通话语种,黑白普通银幕,时长92分钟。影片讲述的是大别山区革命根据地林、郑两家革命者在艰难的革命斗争中生离死别、直到全国解放才得以相聚的悲欢离合的故事。该片时间跨度较大,以革命斗争的历史进程为线索,将个人、家庭的遭遇与革命斗争的艰巨性、长期性和残酷性紧密联系在一起加以表现,以浓重的笔墨渲梁了主人公之间深厚、真挚的情谊,深化了作品的意旨。剧情简介:1929年,老革命根据地大别山区的青年农民林天祥在中共地下党员郑从义的启发教育下,开始懂得革命道理,参加了工农红军。林天祥的妻子秀珍也在郑从义的妻子吴红英的帮助下,参加了革命。1935年,郑从义和林天祥奉命阻击白匪,掩护红军主力北上抗日。这时,郑从义的小儿子小龙偷偷来到前线,要求跟着爸爸一起去打击敌人。但是,郑从义在完成阻击任务后不幸光荣牺牲。林天祥带着郑从义的儿子随红军主力长征到达陕北。红英和秀珍带领群众转移途中,被敌人俘虏。敌人在他们口中得不到情报,就穷凶极恶地下令枪杀群众。危急关头,红英抱着白匪军官跳下悬崖。秀珍为掩护群众逃脱,在与白匪搏斗中牺牲。红英跳下悬崖后并没有死,她在风雪中渐渐苏醒过来,顺着孩子的哭声找到了林天祥的女儿小芳。严酷的斗争生活把红英锻炼得更加坚强,她带着小芳在根据地坚持斗争。十几年后,小龙在部队里长大了,取名郑云龙,并成为了一名连指挥员。林小芳在根据地也渐渐地长大了,成为当地优秀的游击队员。1947年,人民解放军挺进大别山时,林天祥和郑云龙回到久别的家乡。当地党的负责人兼游击队政委吴红英,终于迎来了盼望多年的主力部队。由于斗争的任务繁重紧张,她们没有时间在部队中寻找自己的亲人。一天,小芳冒着生命危险,偷越敌人的封锁线为解放军师部送去一份情报。师长林天祥热情地接待了她,却不知他们就是多年未见的父女。郑云龙奉命带领连队与吴红英领导的游击队会合,母子并肩作战,但他们相见互不相识。在一次战斗中,吴红英为掩护郑云龙,自己负了重伤。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这天,他们两家人才在首都天安门相会。
93/2114页,共25359条数据«<...9192939495...>»
移动端预览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