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资源 > 清空筛选
中国消费文化变迁研究
3
类型:图书
资源数量:1
89
《中国消费文化变迁研究》有幸比其他读者早一点读了赵博士的书,有所思考,记录在下。消费经济理论是经济理论中最老的部分或者说分支学科。这也许源自之初,经济学家就认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是经济过程的四个主要环节,其中,“生产”是起点,“消费”是终点同时又是下一个过程的起点。现代经济学中主流经济理论的消费理论大体可以分成两大部分,一是微观消费理论,研究的中心是居民(家庭)消费行为,包括预算约束、效用最大化、偏好、无差异、替代等分析,其典型的较浅显系统论述体现在范里安的《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一书前半部分中,被称为标准的消费理论,并成为经济分析的最基本的理论基础之一,成为经济学其他理论分析的既定出发点或者说假设前提,如宏观经济学中的经济增长理论等。微观经济学中的消费行为理论也被看作经济分析理论中最成熟的部分(参见迪顿等,《经济学与消费者行为》、《理解消费》)。另一部分是宏观消费理论,主要是消费函数理论。这一部分是与宏观经济学同生同长的,主要源自凯恩斯1936年的《通论》。当然,有人提出宏观消费函数和微观消费函数之分,似与这里对消费理论的二分法有左。但是消费函数理论作为一个整体是纳人宏观经济学中论述的。个中细微之处的奥妙,读者可以细品两本各有特色的宏观经济学教材的相关章节,一是布兰查德的《高级宏观经济学》,另一本是罗默的《高级宏观经济学》。我自己这些年的研究基本上是沿着前人开创的所谓“标准消费经济理论”轨道前行的。20世纪90年代初写成的《中国消费函数分析》,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出版,21世纪初合作写成的《居民资产与消费选择行为分析》再次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出版,并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近期将在商务印书馆出版合著的《新经济增长路径:消费需求扩张理论与政策研究》,此外,在《经济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了一些相关的论文。
中国消费制度变迁研究
3
类型:图书
资源数量:1
84
中国消费制度变迁研究
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
3
类型:图书
资源数量:1
62
本书对中国近代小说进行了研究,内容涉及西方小说的启迪与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传统文学在中国小说叙事模式转变中的作用等。
中国新富内幕
3
类型:图书
资源数量:1
56
这是一群年轻的亿万富翁。他们年龄都在40岁以下,但名字却高居中国各种富翁排行榜前20名。他们往往以新兴产业先驱者或传统产业颠覆者的面目出现。在新经济时代,他们财富增值的速度像急遽上升的过山车。
中国新股民实战操练全书
3
类型:图书
资源数量:1
84
中国新股民实战操练全书
中国新诗的现代性与民间性
3
类型:图书
资源数量:1
68
本书不仅探讨了中国新诗在取代旧体诗而在文坛确立自己的地位时,在语言、结构方式等方面所形成的新的审美特征,还探讨了民间性在中国新诗发展中持续存在的基本规律等内容。
中国新时期文学理论言说者身份认同
3
类型:图书
资源数量:1
65
本书主体内容分为5章,包括:新时期文论言说者的身份内涵及其发展历程、政治语境下新时期文论言说者的身份认同、市场经济语境下新时期文论言说者的身份认同、媒介语境下新时期文论言说者的身份认同、新时期文论言说者的文化认同危机及其解决策略。
中国新闻传播史:媒介社会学的视角
3
类型:图书
资源数量:1
35
中国新闻传播史:媒介社会学的视角
中国新闻传播学史新编
3
类型:图书
资源数量:1
47
《中国新闻传播学史新编》(简称《新编》)是普通高等教育新闻传播学类“十一五”规划教材。《新编》是《中国新闻通史纲要》(修订本)基础上,由来自全国高等院校和中央电视台等8个单位的14位作者集体编撰的。全书以全新的视角,即以新闻和新闻传播活动自身发展规律为脉络,阐述了中国新闻与传播事业的发展,归纳和总结了此前为数众多的最新科研成果,并补充和订正了一些历史事实,纠正了某些论证的不实之处,同时也填补了学术研究领域的某些空白。《新编》除绪论外,分上、中、下三篇,共18章70节,约计50多万字,为了便于教学,每章前有导言(含学习目标和难点),后有小结,思考题和延伸阅读,并配有90多幅图片,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全书观点客观平实,史料珍贵翔实,视野开阔,可作为高等院校新闻学、广告学、广播电视新闻学、编辑出版学专业的教材,也适用于新闻传播学者、媒体从业人员以及新闻传播学爱好者参考阅读。
中国新闻奖全国晚报获奖作品集
3
类型:图书
资源数量:1
33
本书收录了90余篇新闻作品,折射出了中国晚报新闻工作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中国新闻媒介史(1949年前)
3
类型:图书
资源数量:1
27
中国新闻媒介史(1949年前)
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3
类型:图书
资源数量:1
79
本文研究旨在提出与科学发展观、与国家工业化发展相适应的新型城镇化理念和思路,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目标,探索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方式与策略,规划和论证新型城镇化推进中的支撑体系,以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和提高城镇化的质量.
1805/2114页,共25359条数据«<...18031804180518061807...>»
移动端预览
微信服务号